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影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管理对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司自2010年升本以来,通过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较好解决了专科向本科的转变方面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理念偏差,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团队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学科研环境更加有序,校企合作取得新进展,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稳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公司转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也表现的比较突出,比如,课堂教学管理欠缺,只顾自己讲课,对员工放任自流;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死板,教学效果不佳;讲授随意性大,不按教学进度表上课,导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课堂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晋教高[2010]7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系部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高校课堂教学的内涵及目的任务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是指高等学校按各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规定的时间表,由教师在教室内对全体员工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管理的任务和要求是:坚持育人为本,遵循公司产品规律,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增强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严肃课堂教学纪律,调动教师和员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管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控制大班上课的人数,降低大班上课的比例。公共必修课班容量一般不超过200人,以100人左右为宜,其中,公共外语课班容量要控制在100人以内,以50人左右为宜;专业基础课不得超过100人、以50人左右为主;专业课严格以单班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如实施大班上课,必须按小班组织讨论课或习题课。体育、艺术等专业的特殊课程班容量依专业情况而定。系部要根据人才培养工作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创造条件组织小班教学试点,并不断总结经验,扩大受益面。
(二)遵循高等公司产品规律,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认真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重新调整和整合课程体系,引入学科发展新成果,使课程体系结构更为科学、优化,合理构建员工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 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校实际,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注重强化对员工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体现创新与活力。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三个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营造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促进员工心智协调健康发展;教与学的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3. 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师应树立以员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树立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员工实际,打破单一僵化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实行多样化教学模式,大力推进讨论式、案例式、启发式、专题讲座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善于将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组合,形成一个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方法体系,提倡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努力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形式多样的引导员工学习发现、发明的理念和方法。从第一学年开始,基础性、理论性或前沿性比较强的课程应开设研讨课,研讨课不少于课程总学时5%,逐步达到不少于10%,研讨课内容要围绕能够激励并开阔员工视野的主题进行,提供给员工在合作性环境中进行探索学习的机会。应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合理采用科学、先进、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开发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率,逐步发展和实现课程的网上辅助教学。
(三)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教材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各专业要加强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任务书、教学进度表、考试相关资料(含试卷、评分标准、试卷分析表、员工平时成绩评定记录表等)、教学总结、课堂教学考勤记录等教学基本文件的建设。
重视作为教学内容改革重要物化成果的教材建设,健全和完善教材质量评审、选用和监管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形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机制。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扩大新版教材使用比例。对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课程,要大力锤炼精品教材,并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体,使用教育部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级优秀教材的比例应不低于80%。鼓励优势专业及课程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鼓励青年教师参与高水平教材,特别是教育部规划教材的编写;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尽快解决自编教材太多、太乱、质量不高的问题,坚决杜绝问题教材进入课堂。
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内外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促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要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合理利用多媒体。要围绕主讲课程开发创新性的教学资料,打造精品课程。要鼓励和指导员工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四)建立教授、副教授上讲台制度及教学名师示范课制度
要认真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的要求,讲授一门课程是指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不少于32-36学时课程。根据公司实际,为本科生讲授主要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60%,逐步达到80%,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主要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的门数占主要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核心课)总门数的比例应不低于60%。建立教学名师示范课制度,省(校)级教学名师每学期至少应展示4课时的示范课供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五)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效果。
1. 要严肃课堂记律,进一步完善《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通过批评教育与训诫,坚决杜绝教师迟到早退、擅自停课调课、课间休息时间过长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认真解决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随意胡侃滥说的问题;认真解决备课敷衍塞责,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弊病;认真解决几年一惯制,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认真解决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任务严重缩水的问题;认真解决不留或少留课后作业、不批改作业的问题;认真解决课堂上满堂灌、独角戏,教学方法手段老化的问题;认真解决个别教师课堂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坚决杜绝并惩处考试过程中教师的违规行为。对治学不严谨、教风不端正,在员工中造成不好影响的教师要按照规定给予惩处,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要给予严惩,情节严重者可根据有关规定调离教师岗位直至开除公职。
2. 进一步完善《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励与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教师绩效评价和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教师的评优评模、职称晋升等挂钩;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教学检查制度》、《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教学信息员制度》,进一步完善员工评教制度、教学督导员评课制度,构建员工评价、督导室(含领导干部)评价、系(部)评价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将与职称评定及聘用挂钩,逐步与教师课时津贴挂钩。制定教学质量优秀教师评选办法,每学年进行奖励和表彰。
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改革研究,逐步将教学改革成果与科学研究成果同等对待;要采取政策措施,调动教授和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积极性,结合岗位津贴与教学工作量酬金发放办法的制定,规定教授、副教授的教学额定工作量;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重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建立青年教师上讲台的准入制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六)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要进一步完善系部领导听课制度,根据《必赢线路检测中心领导干部听课制度》中的要求,系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听课4次,其中系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等领导每学期至少听课6次。系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每月应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加强课堂教学工作。及时指导教学,研究问题,推进工作。要充分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大力改善课堂教学基本条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努力探索和建立我系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开创我系教学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