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团队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正文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关于“1331 工程”整体推进情况的自评报告

    2019年05月15日 16:39 供稿: 来源:必赢线路检测中心hxhgx 点击:[]

    一、基本情况

    省政府实施“1331工程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集聚人力物力,建立责任机制,推动任务落实,承担了4项省“1331工程项目。

    20177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入省“1331工程重点团队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该项目省财政拨付经费240万元,学校跟进配套839.4万元。

    二、推进情况

    1、学校项目整体推进情况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引进青年博士9名,7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7名教师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选派19名青年教师去企业或科研院所挂职锻炼。组建飞行器设计、金相分析、金属失效分析3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基础条件与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初步建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完成申报《山西省实用新型功能材料重点科技创新平台》;特色植物资源化学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顺利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的评审,已正式立项,经费支持100万元;建成吕梁市重点实验室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实验室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立项为山西省优势专业,材料化学专业被评为山西省优势特色专业。立项山西省教学改革项目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校级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1项,其中4项立项为山西省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139人次,获一等奖11人次、二等奖25人次、三等奖29人次;员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

    科研方面,教师发表教改科研论文83篇,其中SCI收录14篇;申请专利64项,授权23项;主编教材1部,合编专著1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立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发项目5项,吕梁市科研项目11项;承担在研的校青年基金、校内基金项目8项,吕梁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横向合作项目1项。山西省特色植物功能成分工程研究中心项目成功申报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方面)-核桃青皮功能成分高值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费支持50万元。成功申报了吕梁市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吕梁山区域林果资源研究与利用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经费支持50万元。

    产学研合作方面,与山西森泽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煤矸石活化炉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合同1份,引进项目研发经费5万元。与山西鼎和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功能性有机材料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与山西森泽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实用新型功能材料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分别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省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成实用新型功能材料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山西森泽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培训生产技术人员109名。

    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方面,特色植物资源化学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杨卫民教授团队承担的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核桃青皮功能成分高值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取得显著进展,核桃青皮染发剂研制项目已进入生产转化阶段,黄芪、苦荞、藜麦等复合早茶研制项目已在大同市浑源县农委立项,即将研制成功投入生产;黄芪、沙棘、甘草等复合口服液研制成功,将在大同市浑源县进入试生产。学校有机功能材料实验室秦永其博士在混凝土添加剂应用领域获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还原型-链转移剂、聚羧酸减水剂已完成终试转化应用,液体速凝剂、抗泥剂已完成小试。

    2、项目经费支付进度、资金使用及学校对项目经费配套情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项目省财政拨付经费240万元,全部用于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其中,140万元用于购置2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稳态荧光光谱仪和紫外可见红外光谱仪,其余100万元根据科研人员需求,购置气相色谱仪、金相显微镜、纯水制备系统、流体力学计算模拟平台、小型垂直电泳槽、多功能控温光化学反应仪、波裂解反应器和旋转蒸发仪等部分常用紧缺的仪器设备。目前所有仪器设备全部到位,并已调试验收,开始正常使用。学校配套资金839.4万元,用于引进博士及博士科研启动费。

    3、学校推进“1331 工程的政策办法和改革举措

    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服务“1331工程建设。围绕“1331工程建设需求,整合省市校优惠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双百工程,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工作引、聘、训、评体系,每年投入1000-1500万元人才引进经费,出台了《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引进博士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对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引进采用一事一议的原则,根据博士所学专业、毕业院校及来校工作任务实行待遇差异化,对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一人一议,不断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出台了《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鼓励支持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与吕梁市建立了人才共用共享机制。

    集团加强团队建设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点)培育工作,提质“1331工程建设。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规划了18个一级学科,确定了材料、化工、生科等一批重点扶持学科。成立了优势特色团队建设领导组,建立目标责任制,年均投入300多万元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建设。先后与中北大学、山西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

    集团大力实施科研攻坚战略,带动“1331工程建设。设立专项项目基金启动了校级研究所建设,召开了科研工作会、年轻教师科研工作座谈会、新入职博士座谈会、国家基金项目申报专项指导交流会,邀请中北大学等高校知名专家逐项指导。围绕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出台了一系列松绑加激励的管理制度与优惠政策,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对有科研潜力的个人和团队实行一人一策、一团队一方案的跟踪服务措施,制定了青年博士科研适应期制度。以即将投入使用的约22000平米的工科楼为基地,努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成果的科研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专家教授工作室。

    集团积极落实省市共建协议,拓展“1331工程建设。围绕吕梁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在吕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协助下,建立了特色植物资源化学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立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实验室、煤矿机械装备维护与检测试验实验室等吕梁市重点实验室,与有关方面合作建立了吕梁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1331工程建设为牵引,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制定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教师岗位人员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调整充实了老员工思政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课程思政领导组,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充实与培训,组织开展校系两级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建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会,大力推进一系一品思政工程,大力推进晋绥日报研究、晋绥边区研究、红军东征史料研究,思政115”“传播与思考” “圆梦文学奖等网络思政平台与校园文化品牌取得良好成效。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入选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案例2个。学校连续20年获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续12年获得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2018年又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文明校园建设先进学校。

    “1331工程建设为牵引,学校积极加强占地450亩、总投资4亿元的交口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构建大实践公司产品体系。制定了文、理、工各类专业基地实习实训计划,并固定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之中,围绕工程师能力培训与人文艺术培训,全面铺开了各专业的基地实践工作。同时启动了基地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将围绕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的目标,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使之成为员工实践能力训练、教师应用研究与技术推广、吕梁农民工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良好平台,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一大亮点。

    三、主要成效

    1、应用型科研得到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取得吕梁历史上零的突破,建成1个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市重点实验室。2018年,学校省重点研发项目获得突破,承担省级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教育规划项目达到32项,比2017年增加了28项,SCI 论文数量也有较大幅度增加。产生了杨卫民教授团队核桃青皮功能成分高值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秦永其博士混凝土添加剂应用研究等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2、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博士数量由2017年上半年的9名增加到目前的42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7名,为十三五末实现博士达到100名、高级职称教师增加100名的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3、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吕梁历史上零的突破。集团与中北大学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顺利招生,硕士研究生导师达到16名。201944日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建设方案顺利通过,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4、 促进了员工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1331工程建设为牵引,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实验室开放制度,广泛组织老员工参与科研工作,开展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机器人科技创新队、航模队、数学建模队在国际国内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

    5、促进了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与资源共享。“1331工程建设为契机,学校初步建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近期全校大型仪器设备将搬入测试中心,实行全校统一管理与维护,实现仪器设备资源共享。

    6、促进了学校综合改革与体制机制建设。结合“1331工程建设实际,学校全面修订了《教职工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及配套办法,建立了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绩效分配机制。实行了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出台一系列考评奖惩办法,确保“1331工程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强化了系级办学主体地位,下放人才招聘自主权,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了基层办学活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1、团队队伍结构亟待完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还相当缺乏,博士化率还不能适应办学目标要求,双师双能型团队还不能满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人才培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科水平总体不高,应用学科能力不强,且对专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不足,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数量还较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形成,协同育人面还不够宽,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不够强。

    3、科研风气还不够浓厚,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高层次高水平的社会合作服务项目、成果数量少,科研综合实力还不能强有力地支撑区域特色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解决地方重大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4、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共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共同研发科技项目、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需要取得突破。

    五、进一步推动“1331 工程提质增效的建议

    1、推动“1331 工程提质增效的制度建议

    建议在下一步的1331工程项目评选中,考虑服务除省城以外的地级市转型发展的需要,更多地给予新建本科院校普惠性政策支持与帮助。特别是要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精神,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新建本科高校的扶持力度。

    2、推动重点学科提质增效的建议

    建议组织成立山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论坛,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为省内高校在团队建设上互相学习交流、相互合作搭建有利平台;建议省1331重点学科项目在政策上进一步倾斜地方新建本科学校,扶持地方院校的团队建设迅速发展与壮大。

    3、推动重点实验室提质增效的建议

    建议不要将平台建设以项目的形式予以考核验收;建议协调各部门,予以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建议上级部门对项目实施单位的“1331工程建设计划的开展情况进行督促;建议加大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

    4、推动重点创新团队提质增效的建议

    建议多创造重点创新团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建议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定期组织提升科研业务水平的讲座与培训。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点创新团队产学研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搭建桥梁。

    上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团队建设规划(2019-2023) 下一条:优势特色学科实施情况综合报告

    关闭

版权所有 : bwin·必赢(中国)线路检测中心-官方网站